热点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 正文

【学习强国】【中国社会科学网】构建社会应急心理服务体系

来源:565net必赢   作者:(图文)雷鸣 信息员:陈晨 编辑:孙龙     日期:2020/11/18   点击数: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诉求呈多元化特点。同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不仅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民众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亟须增强对民众的人文关怀,在国家应急管理工作中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在加强社会心理建设的同时,完善突发事件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健全应急心理联防联控联动联通的防控体系,构建社会应急心理服务体系。

完善突发事件心理危机预警指标

在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中,应该强化心理应急管理工作。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工作范围不能仅限于心理危机事件,工作对象也不能局限于出现心理症状的个体。避免心理危机工作“重急救,轻预防”的倾向,而应树立“治未病”的理念,立足于促进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防患于未然,使工作有的放矢。可以从罹患应激性心理障碍的潜在人群、突发事件的性质和暴露程度、心理应激响应的全过程三个维度,完善心理危机的预警指标,构建全员覆盖的立体综合预警体系。

第一,梳理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心理障碍的易感人群和重点关注人群,把握导致心理危机的关键性因素。现有研究发现,因人格因素、成长经历等不同,部分民众对某些心理疾病存在易感性。同时,就突发事件暴露程度而言,应该重点关注亲历者、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一线工作者(医护人员、公安民警、救援人员、新闻媒体记者等)以及特困老年人、低保人员、困境儿童等人群。要将价值观歪曲、心理安全感丧失、家族患病史、家庭功能不全、精神疾病患病史、既往突发事件经历史、内向偏执等心理因素及其重要的观测指标纳入预警体系之中。在此基础上,总结这些人群的共同心理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第二,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暴露程度,甄别出导致应激性心理障碍的高危因素。突发事件的性质决定着民众受影响的程度;突发事件的暴露程度会影响在民众中的波及范围。要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抓住应激性心理障碍的高危致病因素,如当事人对事件的可接受程度、主观预期、回避问题的思维导向、情绪应对策略、不确定接纳程度等。同时,也要注意近年来员工升学就业、城市拆迁补偿、青少年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冲突处置不当等社会事件,精细化梳理直接诱发因素。按照暴露程度的不同,分类引导,重点做好高暴露人员的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积极做好高暴露人员的家属、亲人的心理疏导工作,降低低暴露民众的“替代性创伤”风险,主动管控好事件相关信息的传播和扩散,防止重大“次生心理创伤”发生。

第三,把握心理应急响应的全过程,分阶段梳理诱发心理危机的重要因素。在心理冲击阶段,准确把握突发事件后民众害怕、焦虑、不安、恐慌、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变化,评估个体多元化情绪纾解的方法及其调适能力;厘清表现出的非理性认知,抓住信谣传谣的关键性因素;注意负性情绪的情感强度及其感染性。在心理恢复阶段,摸清个体的社会支持状况。梳理民众心理支持的需求点,了解民众对情感支持、物质支持、保障支持的获得感;评估民众对突发事件产生的无助感、无力感、无望感,重视民众自杀意念以及实施行为。在心理重建阶段,了解民众对心理问题的应对方式及其能力。引导民众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导向,了解民众愿意解决、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评估民众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健全应急心理危机防控体系

在完善三维突发事件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需要健全心理危机的联防联控联动联通机制。整合多方力量,整体部署,协同推进,夯实应急心理防控的常态化工作,构建符合国情、切合中国人心理特征、彰显中国特色的心理危机联防联控联动联通体系。

第一,树牢“治未病”的防控理念,增强心理健康自我管理意识,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总结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心理防控工作经验,正确识别应急性心理反应和情绪表现,科学解释其中的心理规律,普及推广科学的“心理药方”。在大数据背景下,贯通线上线下,注重心理危机预警指标的动态化监测,实现信息的共享共治,并及时排查预警指标的突变状况。重视积极心理健康文化的营造,优化心理健康宣传和传播形式,浸润积极心理健康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各类突发事件心理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第二,发挥家庭对疏导应急心理的关键性作用,打通部门之间的管理壁垒,整体部署,实现联动联通,协同推进,构建快速、高效的应急心理处置机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应急心理的防控和管理离不开家庭的作用。不仅各个社会服务部门之间要实现整体联动,协同防控还应该加强社会服务部门与家庭的联结。针对不同突发事件,在不同的人群中完善“家庭—社区—心理服务机构”“家庭—学校—心理服务机构”等联防联控联动联通机制。健全协同防控、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精准施策、多元化干预的联防联控联动联通机制,及时化解心理危机,防范消极影响的进一步扩大。

第三,把握应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分类引导,分段防控,多元化综合干预。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衔接递进、联防联控、联动联通的心理危机援助和干预模式。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根据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提出针对性对策。

在心理应激响应阶段,要注意多元化的心理疏导策略,及时宣泄负性情绪,降低负性情绪的感染强度,促进情绪稳定;及时普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引导民众正确理性看待困难,增强从正面角度看待问题的自觉性,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积极做好舆论引导,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扩大信息传播途径,避免听信传言和谣言,以典型的感人事迹增强社会正能量,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氛围。在心理恢复阶段,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协同提供社会支持。积极吸纳专业人士参与,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援助热线、线上通信手段等途径,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联结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持续地提供情感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积极自助,促进民众心理复原。在心理建设阶段,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协同引导民众积极面对问题,聚焦解决问题的方法,助推民众现实与心理问题的解决,化解心理困惑,防止心理问题的累积,促进民众压力后成长。

构建社会心理应急服务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将社会心理服务纳入社会治理体系中。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固守心理健康的促进或心理疾病的治疗模式,而应该从社会协同推进的角度,构建社会应急心理服务体系。

加强应急心理和危机干预的基础研究,构建契合中国文化的心理援助和干预体系。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揭示中国人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和求助方式,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心理疏导技术和方法体系,以及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模式。

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心理应急与危机干预预案,一类一方案。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诉求,总结梳理突发事件导致心理危机的高危因素和直接因素,增强危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预警体系、应对与处置体系、救助体系、事后恢复与跟踪评估体系,健全应急心理管理体系。加强培训和演练,确保随时能够投入应急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做到应对有策略、有实招。

建立应急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的专业队伍,加强系统化建设,增强协同能力。加强应用型心理健康专业人才的培养,增强专业人才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重视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各部门各行业应急心理服务网络,构建依托心理援助专业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心理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家人介入的应急心理服务体系。完善和健全心理危机干预的法律法规。

总之,完善危机预警指标和防控体系、构建社会应急心理服务体系是社会心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突出应急心理管理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关键性作用,重视价值观引领、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因素的作用,协同全社会力量完善应急心理的援助和危机干预,构建社会应急心理服务体系。

 

(本文系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一般项目(SC18B13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88000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565net必赢)

来源:学习强国、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年11月5日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4958900074485449270&item_id=4958900074485449270&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t=1604549436956&showmenu=false&ref_read_id=6fd1861f-3f8e-435b-8103-d173738c03ff_1605484538708&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