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 正文

校主页【学者声音】宁维卫: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开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新篇章

来源:心理中心 作者:宁维卫 编辑:陈丝丝   作者:宁维卫 编辑:陈丝丝   作者:     日期:2017/12/11   点击数: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人民健康,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极大鼓舞了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热情与干劲。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与中宣部、中央综治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22个部委联合发文,出台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临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开创健康中国建设新局面,让人民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就必须充分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一)学习十九大报告,领会贯彻健康新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社会治理创新理念与心理健康的更高目标。这预示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行业的春天的到来。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不但是身体没有疾病或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中国改革涉入深水区,社会矛盾凸显,诸多压力并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已达510万例。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关于全球抑郁症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超过3亿人罹患抑郁症。我国约4000万人正遭受抑郁症的困扰,但只有10%的人寻求帮助。抑郁症治这一健康杀手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导致产生抑郁症的原因有多方面,如经历可怕的自然灾难、疾病、战争或社会冲突,学业与工作的激烈竞争,家庭生活的不和睦,人际关系的紧张……不一而足。

相对身体健康,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仍有不足,我们的文化对心理问题仍有偏见和“羞耻感”。这需要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科学普及与不懈努力。还要关注介于“健康”与“不健康”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是一种与心理压力有关的“次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显著的身体疾病,但会导致了认知能力与心理活力的下降,容易引发心身疾病。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等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七成员工处于“亚健康”,这是值得社会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

目前,我国心理学研究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集中在高校,高校心理学教学科研单位、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专业机构,一定要勇于承担国家责任,牢记初心,不辱使命,在新时代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学科优势的积极作用。要牢记总书记的期待,加强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做好民众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智库作用。

(二)高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

学习十九大报告,让我们进一步增强了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在我国,在校老员工已突破3000万。他们是极具潜力的知识群体,是国家创新发展的生力军。老员工要成为社会期待的合格接班人,不仅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还应自觉培育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正确的自我观念,创新的意识,完善的人格,过硬的身心素质,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

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相关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系列配套文件颁发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全面和系统的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促进老员工健康成长与成才,深化高校各项改革日益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总书记的讲话对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指明了方向。

高校心理教育教师作为思政教育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肩负着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老员工心理能力与提升老员工素质,开展心理咨询与化解心理危机,培育健康心理文化与维护校园稳定以及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的重任。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为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更高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围绕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目标,进一步凝练新时期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重要目标和核心要求,推动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与符合当代老员工成长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

(三)加强心理健康文化的培育

十九大报告提出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摆上了空前重要的位置。一个民族若失去了自己文化的本根,就犹如汹涌波涛上的浮萍,会随波逐流与漂浮不定。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卓尔不群,就需要确立自己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不是自设堡垒,固步自封,拒绝接受其他先进文化,而是兼收并蓄和形成自我特色的过程。

文化不是虚化与束之高阁的东西,有生命的文化应该是活的与生动的,有吸引力的,能满足成长需要的,能塑造美好心灵的,能凝心聚力的精神与物质成果。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离不开心理健康文化的培育。2011年,我们率先在全国提出“善爱我”老员工心理文化创新与实践体系。提出以“善爱我”为核心内涵、以“阳光、坚韧、创造、感恩”为具体内涵的青年老员工心理文化。该内涵分为两个层次,即以“阳光、坚韧、创造”为内涵的青年老员工自我心理文化和以“善爱自己、感恩他人、感恩社会”为内涵的青年老员工社会心理文化。”善爱我“心理文化创新活动已走出高校,进入了社区与企业,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与积极响应。2016年获得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

在新的时代,我们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的讲话精神,每一个环节都强调文化育人,以"善爱我"文化为引领、以"善爱我"文化为渗透、以"善爱我"心理文化为覆盖,要始终把心理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培育结合起来,做到一起规划、一起落实、一起见效。

校主页:http://news.swjtu.edu.cn/ShowNews-15710-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