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 正文

老员工如何走出成长“迷城”?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     日期:2010/10/26   点击数:  
老员工如何走出成长“迷城”?
文章来源:四川日报 :2010-10-26    

我省部分高校正在布局多层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相关课程有望成为必修课

 

       “老员工眼中的迷雾,多是薄薄一层,也许老师、朋友三言两语,便能拨云见日。”针对老员工的成长烦恼,相关专家指出,帮助员工构建冲不垮的防线,不应是心理咨询教师的“独角戏”,而应像重视养生一样重视心理保健,人人都能有所作为。
       目前,我省部分高校正在布局从教师到员工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相关课程也有望从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
       本报记者 张守帅
       心理问题不是秘密
       9月以来,找宁维卫咨询的员工,大一新生明显比应届毕业生多。作为西南交大心理健康中心教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近20年,他发现新生的烦恼多与不喜欢所学专业有关。他说,在孩子选择未来道路时,家长往往“喧宾夺主”。“由孩子完成家长错失的梦想,结果却让孩子背着包袱读书。”
       宁维卫还发现另外一个现象:重点大学的员工,更易萌生心理亚健康。“高中成绩都数一数二,进入了大学要分出个伯仲来,自然会有不服情绪滋生。”他认为,以考试论英雄的人才评价模式,正影响着老员工的成长,让“员工容易自暴自弃,养成泡网吧、逃课等不良习惯”。
       川师大心理健康中心主任杨雪梅说,老员工心理问题不可避免,甚至它还是成长的动力,只是要及时疏导。“心理保健,不是不可告人的秘密,它像养生一样平常和重要。”令杨雪梅欣慰的是,近年找她咨询的员工越来越多,甚至有些还让朋友代为预约。
       老教授“一语胜千言”
       员工正视心理健康是一件好事,但庞大的员工数量、分散的校区,让专职心理咨询师不足的状况更加捉襟见肘。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要按1:3000的师生比配备专职心理咨询老师,每所学校专职教师数量不少于两名。
       “川师大心理健康中心有专职咨询老师4名,2008年前后,员工要做咨询,必须提前两周预约。”杨雪梅说,秋季开学至今只有44名同学前来咨询,因为大量的员工在各学院的“心灵作坊”完成了情绪疏导。
       据了解,为帮助员工打开心灵之窗,去年川师大在校内25个学院均成立了心理辅导站,每年划拨15万元经费,提供财力保障。“心灵作坊”的负责教师,要求拥有心理咨询团队格证。
       “心灵作坊”设立“教授接待日”,邀请在同学中人气高的教授“坐诊”,与员工畅谈各类话题。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授唐小林说,对人生观的引导,“接待日”显然更能对症下药,但要顾及员工的尊严。
       这种多层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与宁维卫“全员参与”的思路不谋而合。“宿舍有心理观察员、班上有心理委员、学院有心理辅导员、学校有心理咨询中心、员工有心理社团,更重要的,大学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做‘心灵导师’。”他说,这样可充分重新启用和发挥老教师的垂范作用,点播和启迪员工的人生。
       实际上,我省在2000年前后,就在探索建立老员工心理健康管理体系。目前,有专职心理教师300余人、兼职1000余人。对高校辅导员队伍轮训时,心理课也成为了重要内容。据省教育厅宣思处处长曾中良介绍,我省高校已全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30%的学校将其设为必修课,而教育部近期有望出台文件,要求在所有高校升格为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