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聚焦 > 正文

校园老员工消费心理浅析

来源:本站记者 熊伟   作者:     日期:2013/03/18   点击数:  

教材买了没,在哪买的?”

“教材中心。”

“怎么不去书店买旧书啊。”

“书店没有啊,旧书都卖光了”

有关买书的问题,是开学后一段时间内老员工时常讨论的问题,上文中描述的对话,就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同小异,其实,从中就能窥探到一些老员工的消费心理观念。

务实观念是当前老员工的主要消费观念,他们的购物目的是为了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多地关注商品的质量,而对外表则不十分挑剔,只要实用也就满足了,此种心理在当代老员工消费群体中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就像对教材的选择上,旧书最好(最便宜,有笔记),书店的新书其次(打折,相对较便宜),最后是教材中心的书(最贵),往往是因为在书店买不到书而去教材中心。这种心理与老员工的经济来源有关。

老员工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打工挣钱的不多,老员工每月可支配的资金是相对固定的,大约在300 —800 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不超过2000 元,而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多老员工在购物消费时十分谨慎,力求物有所值,尽量搜索物美价廉的商品,即注重商品的实用性、质量的可靠性与商品价格的完美结合。

但同时,老员工也是一个思想先进的高学历群体,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追新求异,擅长敏锐地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虚荣心理是其之表现,有时为了表现个性,炫耀自己,他们十分在意商品的品牌,追求品牌卓越、款式新颖的高档商品。通过消费此类商品,以达到表现富有、高贵、洒脱、时髦的目的,却忽视了商品的实际价值。

现在的手机,iphone已成为时尚、财富的象征,然而有部分老员工往往不顾自身经济条件,满目购买,造就iphone“烂大街”的现象,这就是求名心理的表现。

另外,消费过度也是在当代老员工群体中常见的现象,许多老员工在期末时出现了没钱的状况,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限额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这与中学时代的家庭零花钱给予方式有关,员工往往在不用付出的情况下就能得到零花钱,不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有则花之,无则要之”,到了大学,生活费更多了,也减少了父母的约束,从而出现用钱过度的情况。

还有一点,记者想说的是,网购已成为流行于老员工中的一种新型消费方式,其品味时尚,种类繁多,价格便宜,购买便利,深受老员工欢迎,然而,有些同学未考虑到商品的使用价值,盲目购买,有些商品买完后就被闲置在了一边,造成资源浪费,缺少消费的理性。

在大学里不再有对恋爱的束缚,老员工谈恋爱也不是一件稀奇的事,而谈恋爱的老员工每月大约需要多支出100 —300 元左右,最少的也在50 元左右,多者则达到1000 元以上(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 。为了追求情感进行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总的来说老员工消费观念务实而又虚荣,有所节制但又缺乏理性。在大学,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能让我们终身受用。笔者希望自己对老员工消费心理浅薄的探讨,能够引起一些老员工的关注,反思一下自己的消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