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聚焦 > 正文

修复被地震摧残的心灵——评《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

来源:565net必赢客户端科技处(副研究员)马跃   作者:     日期:2009/10/13   点击数:  

 

 

宁维卫教授不久前赠予我一本新作《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5月出版,20万字)。全书共516节,涉及地震灾后心理援助、心理教育与心理重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识别与处理、不同人群灾后心理反应与应对、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原则与技术、救援者心理压力的调适等内容。原以为是一本侧重医学专业知识的心理精神卫生类著作,但读完以后发现并非如此。它没有医学著作特有的艰涩难懂,有的是老百姓所喜欢的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此产生了一种不写不快的、强烈的笔谈冲动。

一、自然规律使我们脚下不平静

提起地震,总有一种千头万绪的感情。翻开《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封面,迎面看到扉页上的卷头语“我们无法改变灾难,但我们可以改变对待灾难的态度”,箴言般的朴素字句,充满了深刻的寓意。

有那么一个时期,人们习惯于把自己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而实际上,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没有资格与大自然对立。

对于大自然是要有一些敬畏的。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基本的态度应当是积极适应。大自然带给人类的恩赐是慷慨的,从生命的要素到人类的智慧,无一不是自然界的杰作;同时,大自然自身的客观运动(如地震),带给人类社会的破坏也是无情的,令人畏惧的。因此收敛一些豪情,增加一些冷静,对人类自己是有益的。

于是,我们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发扬了更为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对我们先前不曾认真关注的领域,如震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给予了应有的关注。于是,就有了《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部著作。

我们常说,做事情不能轻浮,要脚踏实地。而有的时候,大地却不平静、稳定了。

自然界对人类最大、最为频繁的破坏,当数地震灾害。经历过地震灾难的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脚下的大地都心存余悸,战战兢兢。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地震是因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而产生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快速振动的现象。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地震是一种频发的自然灾害,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

能够让人产生刻骨铭心印象的地震,是那些发生在人类聚居区或毗邻人类聚居区域、震动和破坏程度大的强烈地震。1949年以后的60年间,我国大陆地区发生6级以上地震200多次,其中7级以上大震37次,如果算上台湾岛内的7级以上地震合计有近100次。

人们建立了衡量地震大小的量度(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称为弱震,2.54.7级地震称为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900多倍。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2个广岛原子弹的能量。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称为强震。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5·12汶川地震就是巨大地震。

据中国地震局的通报,汶川地震的震中以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城为两个中心区,地震烈度高达11度。根据《中国地震烈度表》,11度烈度的情况是: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用天翻地覆来形容汶川地震的凄惨景象是毫不夸张的。

又有资料显示,汶川地震主震的持续时间是80秒。仅短暂的80秒,汶川就从美丽祥和的城镇变成狰狞恐怖的地狱。

不难想象,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汶川民众的身心受到怎样的巨大和沉重的打击。而80秒的时间又极大地强化了这种心理打击。在地面建筑被破坏摧毁、人和动物等生灵被掩埋吞噬的同时,称为“生命隐形杀手”的急性应激反应随之在幸存者中间悄然出现了。

二、有应激反应表现的并不都是病

什么是应激反应呢?精神医生告诉我们,当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刺激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增多,并引起一系列全身反应以抵抗有害刺激,称为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有时呈现局部性,如炎症,有时呈现全身性,如全适应综合症。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丘脑下部-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增强,因此这些器官的激素分泌增加,同时,免疫系统也受到影响,机体的防御机制等发生变动。在突发事件面前,人和动物都会有本能的应激反应。只有亲身经历过灾难事件的人才有可能想象得到灾难、尤其是像大地震这样的强破坏性事件对幸存者的心理影响之深、持续时间之久。《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列举的汶川地震幸存者的应激反应案例,其境况之惨,痛苦之深,令人心碎。

地震灾后应激反应发生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地震中令人惊心动魄、屋毁人亡的强烈物理刺激会立即在人的大脑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而且这个印记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之后当类似的情境再次出现时,大脑就会立即唤醒这个印记,并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例如,某人被地震的废墟掩埋一段时间后获救,那么今后任何时候只要他再处于狭小黑暗的空间里,在废墟里被掩埋的“印记”就会被唤醒,从而出现惊恐、呼吸困难、绝望、逃离现场等强烈的应激心理反应。

地震灾难强大的强破坏力往往在短时间内带来生命、财产的大量损失,从而导致人的无力感、挫败感和脆弱感。尤其在巨大地震中房屋夷为瓦砾,人的否认(不相信眼前的事实)、脆弱(人是多么不堪一击)等各种情绪反应都有可能出现。

还有一种情绪是负疚感。面对地震损失,特别是人员伤亡往往自责不已,臆钩一个虚构的逻辑关系或虚拟情境,觉得如果当初自己怎么样(例如不睡午觉),后果就可能会是另外的样子(例如死亡就可以避免),因而长吁短叹,不可终日。

从理论上讲,遭受地震灾难冲击的人都会留下心理阴影,区别只在于发作种类的不同和发作程度的轻重。

对于已经出现应激反应现象的人要为其提供一个能把负面情绪顺利宣泄、释放、恢复的空间和氛围。中国人在情绪表达方面的文化基因要求是内敛、委婉,例如我们平时劝慰人时常爱说“别哭、别哭”,而对于发生应激反应的人要恰恰相反,应该让患者把悲伤、痛苦、甚至是攻击情绪发泄出来,并告诉他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情绪反应,绝对不是软弱、颓废的表现。

而对那些暂时还没有表现出应激反应的人呢?是不是就可以忽略了呢?

巴甫洛夫学派的论点认为急剧超强的应激作用于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可以导致兴奋抑制和灵活性的过度紧张及相互冲突。中枢神经系统为了避免进一步的损伤或“破裂”,则往往产生超限抑制,这种超限抑制属于保护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低级部位的功能包括一些非条件反射产生皮质与皮质下活动相互作用的异常形式,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迟滞状态、无目的的零乱动作和不受意识控制的情绪障碍等。如此绕口的字句、艰涩的陈述恐怕已经让人生厌了。这不奇怪,因为这是心理精神医生的专业叙述。

《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作者没有回避应激反应的问题,他们在书中安排了专门的章节“PTSD的治疗”、“PTSD常见的治疗方法”来讲解。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

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逻辑问题:有应激反应表现的一定是疾患吗?应对应激反应的仅有医生和药物吗?当然不是。应激反应是人和动物本能的反应,是正常的,跟疾患没有必然的关系,只有当应激反应发展到引起精神和躯体行为障碍了,才谈得上是疾患。既然出现应激反应不等于是病,那么对付应激反应的手段就不应仅仅是医生和药物,例如还有心理重建和心理教育。

宁维卫教授严肃地指出,精神医学的危机应对模式仍有局限。典型的精神医学的危机应对模式,建立在科学客观的医学基础之上,有完整的概念和严格的判断标准,对震后心理应对进行了量化,具有可操控性,并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这以模式的观念仍有狭隘性与局限性。它容易把应激状态下的人机械地看做病人,把应激状态简单地归结为一种病态,忽视了人的社会功能,一味简单化好躯体化,没有把人当做社会中的人来看待。

是的,相对物质财产损失和成人而言,灾难事件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更为严重,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他们以后出现强恐惧症、焦虑症等各种心理问题的概率就会很高。

据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灾后心理干预正式出现在1994年的新疆克拉玛依大火后。这十多年来心理干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几年来随着环境、气候等的变化,世界进入高风险时期,我国出现各种灾难性事件的概率也呈上升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重视心理干预、加大心理干预工作的力度势在必行。

也许有一天,第一批到达灾难现场的队伍中除了救援人员、医疗工作者、新闻工作者……还有心理工作者。

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就出现了565net必赢客户端的心理工作者。

宁维卫教授深沉地说,汶川大地震顷刻间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给灾区广大群众造成难以弥合的心理伤害。这场灾难不仅让我们的心灵受到磨难与洗涤,而且激发了我们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信心与决心。灾难过后,心理重建与心理教育对于灾区的重建有着重要的意义。灾后心理重建是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灾后心理重建的关键在于恢复信心、增强力量、增长才干,在灾后重建中建功立业、锻炼成长。这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宁维卫教授接着说,震后心理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规划。在制定和实施心理援助与教育计划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指导,坚持从科学心理学出发,有步骤、有秩序地实施心理援助与心理健康教育。震后心理援助、心理教育与心理重建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极具理论与实践价值。应通过系统的研究,以更好服务于人与社会的发展。

我钦佩宁维卫教授大胆创新的精神。他把大批地震中遭受心理冲击的人带离了弥漫着来苏水味道的环境,把他们引进课堂,回到促膝围坐、畅摆龙门阵的天地。在宁维卫教授和他的团队努力下,许多蒙上心理阴影的儿童、青少年,还有中年人、老年人的地震灾后心理得以成功地重建,避免了一场心灵的地震次生灾害——成为心理精神疾患的病人。

对此,宁维卫教授总结道,尽管偏于医学背景的临床治疗在震后严重心理疾患的诊治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灾区人群面临的心理问题仍然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事实上,基于情绪安抚、心理支持、人生励志的各种环节更能有效解决突发事件出现后的情绪困扰与绝望。

宁维卫教授概括说,震后心理健康教育应突出以下特点:(1)从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视角分析震后不同地域、人群心理危机的现象、特征、成因及干预策略,改变传统单项研究的局限性。(2)从心理教育与心理重建角度入手,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义,全面探讨震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构建的问题,尤其是针对震后心理危机发展过程好心理危机干预过程的纵向研究,突出系统性和应用性研究特色。(3)改变传统心理教育的通病,即“更多偏向于去处理已经发生了的心理问题”,化被动为主动,使震后心理危机干预与教育成为一种预防性教育的主动行为。(4)突破以往研究偏重通过编制测试工具进行心理危机现状调查等的不足,详细探讨震后心理危机的发展成因、现象和特征、机制、干预模式及其实施策略等方面的内容。(5)震后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教育方案的制定应有通盘的考虑,应充分考虑灾民重新融入社会的心理干预、心理适应、心理教育、心理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干预、适应、教育与发展”的原则。总之,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使震后心理干预工作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建立完善的早期预警制度、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心理危机评估制度、心理危机干预或治疗制度等。

因此,本书作者更关心的是震后心理援助、心理教育和心理重建等现时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不是单纯的心理医学著作,而是心理教育著作。“教育”是我们阅读这本著作的根本线索,是开启这本著作的钥匙。

三、对整个受灾人群的心理关怀

在宁维卫教授的视野中,需要得到心理援助的是整个受灾人群,包括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这个问题在《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第三章“不同人群灾后心理反应与应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第三章的内容包括:儿童灾后的心理反应与心理教育、灾后青少年心理反应与心理教育、中年人灾后心理反应与调适、灾后老年人的心理反应与应对。这一方面反映了作者构思写作本书的缜密逻辑和人文关怀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实践基础。

宁维卫教授是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的负责人。该研究会的前身是565net必赢客户端于1996年创建的565net必赢.。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探索,宁维卫教授率领他的团队建立了心理测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心理研究、团队建设“六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教学模式,曾被国家教育部誉为“国内第一家集测评、咨询、教育为一体的开放性、创新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获得“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示范中心”称号。同时依托中心成果“构建新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5.12地震后,他们积极进行震后心理援助,为灾后心理重建服务。中心构建了灾后心理援助与心灵重建教育模式,解决了灾后心理援助理论和队伍数量不足的问题,丰富了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中心针对震后心理援助缺乏专业人员这一瓶颈,主办了2008年教育部“灾后心理教育暨心理危机干预高级培训班”等心理培训,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

四、唯物辩证法的体现

在《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我还看到唯物辩证法思想在震后心理援助中的闪烁。作者注意到灾害救援者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出现心理影响,也需要救援这样一个颇具哲学意味的现实问题。

作者认真分析讨论了灾后救援的特点、志愿者和救援者、灾后救援活动的特点、生命救援与心理救援、救援人员在救援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的角色、救援者心理压力调适的技术、军人、干部等救援者心理压力的调适、灾后心理救援的启示、灾后心理援助需统一领导和制度支撑、制订长期的心理干预机制,有计划地进行心理教育、进行多种形式的心理援助、把心里重建、思想重建好文化重建结合起来等一系列兼具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如作者所说,救援者在救援前、救援中、救援后都承受着不同的压力,进行救援者灾后压力调适,对灾后心理重建有着特殊的意义。事实上,在一片狼藉的受灾现场,来自外部的救援队伍对受灾者来讲无异于生命的曙光,寄托着全部的希望。但救援者并不是神,他们来到现场开展施救活动,面临着与受灾者相同的环境氛围浸润,受到各种心理危机的影响,久而久之,就有可能沮丧代替豪情,沉闷代替振奋,受灾者希望的光环逐步退去,成为心理援助的新对象。

只有救援者恢复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会积极地引导鼓舞受灾者的情绪。而一旦人的精神振作起来,就可以迸发出强大的创造力,坚定地矗立在地震废墟中。

掩卷息笔,品味良久。我建议大家去读一下《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它能够带给你许多启迪。虽然汶川大地震伴随着时光一步步走远了,但它留给我们的思索却时时萦绕在心头,今后还会有形形色色的自然灾难出现。我们要抚平创伤,勇敢地面对大自然新的挑战。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人类应该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使自然界更易于人居,少些灾苦,多些欢乐,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