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员工心理学会

首页 > 老员工心理学会 > 正文

老员工心理学会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微表情与犯罪心理学

来源:老员工心理学会   作者:沈叶晨     编辑: 老员工心理学会   日期:2023/12/05   点击数:  

微表情与犯罪心理学是我们所不熟悉却又充满兴趣的话题,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两个心理学概念的现象与应用比比皆是,那么什么是微表情?什么是犯罪心理学?它们有什么重要的表现与应用?针对这些问题,也为了让同学们对于这两个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老员工心理学会于上周六(12月2日)在x2218开展了主题为“微表情与犯罪心理学”的讲座。

讲座的开始,徐贵谦同学首先以一段微表情专家通过观察罪犯的微表情推断出犯罪信息的的视频引发大家对于微表情强大应用价值的认知,拉进了微表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接着又进行了一个小游戏让大家直观地感受表情所反映的人物内心活动并阐述了相关原理。

随后,他又就微表情的原理与特征展开了讲述,给出了微表情是在相关的刺激源刺激下人们做出的不受思维控制的瞬间真实反应的总体定义,以及其在惊讶,厌恶,愉悦等条件下的主要特征,指出了面部表情与微表情在人际沟通的非语言交流过程中在表露自我情感,领会他人心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附上了关于微表情的剖析与辨别,并说明了微表情在生活中的常见性,并告诉我们要去善于学习与认识微表情的重要作用。也以此推荐了电影。

下一位同学瞿一涵以马皑关于犯罪心理学的解释与认知起手,点出犯罪心理学的目的是:通过研究犯罪心理和活动的规律,为打击,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实践。为社会长治久安服务。进一步将研究分为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四个方面。随后他再展开了以网络犯罪心理,青少年犯罪心理,信仰型犯罪心理,流动型犯罪心理,群体犯罪心理为首的犯罪心理的产生的原因与表现,紧密贴合生活来给同学们科普相关知识。

最后他将重点放在网络犯罪心理,青少年犯罪心理之上,网络上人们普遍具有人际交往中的渴望关怀心理,而个体在网络中通过社交软件容易获得自我关怀,但一旦回到现实,这种虚拟的关怀往往不具有持续性和现实性,是使个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和失落感,从而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时他也点出青少年这一时期正是个体由无知走向成熟,由无责任能力到能履行一定社会职责的过渡转折时期。这一时期也是生理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冲突,情感的复杂多变,是非标准,价值标准的不确定性,使他们的心理极其不稳定,容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且由于他们独立意识和逆反心理强,对其教育引导比较困难,因此在这一时期青少年容易接受社会的不良影响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因此他呼吁同学们提高思想认识,提升自身素质,加强自我管理。共同去营造自我心理的纯净正气之风。整个分享会也到此结束。